威海剪纸的兴起,就是源于用来装饰纸斗的纸斗花,除了“纸斗花”外,威海剪纸按其用途还有窗花、墙花、顶棚花、灯笼花,用于手绣或刺绣的枕头花、鞋花、鞋垫花、荷包花,以及儿童兜肚花、儿童虎头靴和虎头帽花等。
威海剪纸花样内容多以海洋动物、飞禽走兽和渔乡生产生活场景为主。有的剪纸高手还创作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剪纸,总之无论何种题材,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海文化特色。
剪纸艺术在威海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显著特点是:构图简洁,线条流畅,寓意鲜明,粗犷之中兼具抽象、夸张的审美取向。
上世纪90年代前,伴随社会的发展,很少有年轻人懂得剪纸这门技艺,甚至许多人没有见过威海剪纸。为了不让这门传统技艺失传,2008年12月,“威海剪纸”被列入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;2009年9月,“威海剪纸”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。

丰收

石山石路海草房剪纸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1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2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3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4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5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6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7)

王言昌收集的各种式样“猪”造型剪纸 (8)

迎渔汛

渔民劳作场景的剪纸

纸斗花是威海剪纸主要渊源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