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语言
  • 文登鲁绣

    鲁绣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属中国“八大名绣”之一。据东汉《论衡》一书记载,及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刺绣残片考证,鲁绣是我国起源最早的绣种之一。鲁绣属于雕平绣,具有色彩淡雅、构图优美、虚实结合、形象逼真的艺术风格。 齐郡刺绣,恒女无不能者,目是而手狎也。这是汉代学者王充在其著作《论衡》中关于“鲁绣”的记载,由此可见至少在两千年的汉代,鲁绣已经非常普遍。文登素有“鲁绣之乡”美誉。清代以前,文登境内妇女便可运用多种技法,在衣裙、被褥、枕头、肚兜、鞋帽、帐帷、轿衣上刺绣各种美丽图案。 农闲时节,文登女子习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,在叫做“撑子”的绣花架上飞针走线,用不同的技法绣出图案。一幅幅栩栩如生、美丽吉祥的绣品伴着女人们朗朗的笑声,跃然布面。 1888年,美国传教士乔治夫妇在登州(今蓬莱)教文会女校学生编织花边,两年后迁烟台开班。1895年,英国传教士马茂兰女士将妇女班扩建为手工学校,扩大经营。此后,西欧刺绣、抽纱工艺传到文登。 上世纪30年代,经胶东民间传统鲁绣艺人的演绎整理,诞生了通过“抽、绣、编、锁、勒、挑、补、雕”等技法,在棉麻混纺布上制作各种纹饰纹样的“抽绣”艺术,赋予了文登鲁绣浓郁的地方特色。1936年,文登境内经营刺绣抽纱的大小庄号有517家之多,从业1960人。日军侵占文登后,此业萧条,抗日战争胜利后得到恢复发展。 上世纪90年代,文登将现代的电脑技术用于鲁绣,使鲁绣这棵千年古树又长出了翠绿的新枝。如今的文登依然是“中国工艺家纺名城”,家纺产业当选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、山东省第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、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等,已成为文登支柱产业,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产业基础,形成了“绣品进万家、家家绣家纺”的格局。 2009年,“文登鲁绣”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    抽丝
    鲁绣作品荷塘清韵
    鲁绣作品梅兰竹菊
    特色文化创意产品
    田世科的鲁绣作品
    绣花撑子
    绣品图案